景龙池 唐兴庆宫的碧波在这里荡漾

时间:2011-12-27 17:19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在东关鸡市拐往东,路北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它南接柿园路,北抵长乐坊。巷中路东,一条石雕巨龙跃然腾起,似乎就要飞离地面。雕像栩栩如生,像在告诉人们,这巷子便是景龙池了。

  现在看来,景龙池与附近巷道并无二致。然而,要是穿越到一千多年前,这一带的景致与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在遥远的唐代,景龙池指的是一片广阔水域,碧波荡漾,繁花点缀,四周绿树环绕,湖光景色宛如仙境……

  景龙池历史久远,有过隆庆池、井龙池、龙池、兴庆池等等名称,这些,都要从唐代说起。据一些史料记载,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此地有一口井溢出水来,加上雨水积涝,在隆庆坊低洼处形成大水池,池面数十顷。因为地处隆庆坊,所以叫做隆庆池,又因是井水溢出,还被称为井龙池。到唐中宗李显在位时,池水日益丰盛,面积愈加扩大,“占地数顷,深数丈”。池面形成后,有传说称池中常有云气,间或有黄龙在其中出没,被人们视为奇观。所以这池水,也被叫做龙池。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龙往往都会与皇位产生联系,这里也没有例外。那么,从这里跃起的黄龙,又被附会为哪位皇帝呢?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相王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的五个儿子宁王宪、申王■、临淄王李隆基、岐王范、薛王业等五王从幸西京,被赐宅居住在隆庆坊一带,后来,李隆基登上帝位,故而,这里的黄龙就被人们视为唐玄宗李隆基当皇帝的预兆了。景龙池也因为“五王子宅”得名“五王子池”。对于这段附会,71岁的西安市教育局退休历史教研员封五昌老先生表示,这只是统治者用以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的附会而已,不过,时至今日,这番神话色彩的描述反倒常被人们传说。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称帝。其他四兄弟纷纷献宅为宫,搬离隆庆坊。为避玄宗名讳,隆庆坊遂改称为兴庆坊。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李隆基开始在兴庆坊修建兴庆宫。作为唐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之一,兴庆宫位于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它的范围,东至今仁厚庄与理工大西部,西至今兴庆西路,南至今咸宁西路中段,北至今东关长乐坊路南。也就是说,在那时期,如今的景龙池正在兴庆宫内,是兴庆宫内重要的水域景致,又叫兴庆池。关于此,西安地名专家葛老先生强调,唐时兴庆池,和现在兴庆宫公园里的湖水地理位置并不完全相同,现在兴庆宫公园的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公园时人工挖的,要小很多,而唐时的兴庆池应该要靠近现在的景龙池一些。

  那么景龙池一名,是什么时候的叫法呢?为此,我们请教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张永禄。张教授查阅资料后说,景龙池也是唐代即有的一个名称,这点可以在元代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里找到依据。在其卷三,有一首唐开元时期起居郎(官职名)蔡孚的《龙池篇》,里面说:龙池“改为景龙池,语讹为九龙池”。由此可见,景龙池也是出现于唐代的名称之一。至于它的由来,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由“井龙池”同音字雅化而来;其二是因为该水域是唐中宗在位时水面扩大,所以从其年号“景龙”而来。

  “所以说是先有景龙池,才有兴庆宫的。”作为景龙池附近的老住户,封老先生感到格外骄傲。据他介绍,相传,龙池之中种植着大量荷花、菱角等植物,池南岸还种有可解酒性的醒醉草,醉酒者闻后即醒。

  虽然名称众多,但从清光绪十九年的《清西安府图》上看,最后保留沿用的是“景龙池”三个字,而且在这个时期景龙池已经是一条很明确的巷道了。

  巷口还留有兴庆宫遗址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好奇,曾经“占地数顷,深数丈”的一池碧波什么时候起不复存在了?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了解到这片水域形成之初,是井水外溢、雨水积涝所致,但一开始规模有限,池水的日益滋广,主要是因为后来引龙首渠水灌入之故,同时龙首渠从浐河引水至皇城和大明宫太液池,也使得长安城地下水水位提高。

  张永禄教授介绍说,唐中宗李显在位时,曾在那里游玩,“隆庆池结采为楼,宴侍臣,泛舟戏乐”。等到开元二年后,景龙池的水域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是兴庆宫的重要景致。然而,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兴庆宫失去了其政治活动中心的地位,唐末战乱,长安城被毁,兴庆宫废弃,景龙池引入的水源断流,池水随之干涸。不过,到了宋真宗时期,又从龙首渠西渠引水灌入,景龙池水域重新恢复,池边景色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一定修复。从那时起,昔日的皇家宫苑开始变为公共园林,成为文人骚客喜爱流连的休闲活动场所。这样的状况在之后的元代、明代都一直延续。直到清代,由于引水渠废弃,景龙池再次干涸,昔日风景区变成居民区。

  沧海桑田,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后,景龙池这个称谓所指的内容从皇家宫苑里的一池碧水变成了人们对一处地方的习惯称呼。

  虽然古时的景龙池美景无法复原,不过,在如今的景龙池巷,我们还能找到一丝痕迹——那就是玄宗观鱼台遗址。玄宗观鱼台遗址位于景龙池北口路西,那里,现在是一座老母庙遗迹。老母庙外的石碑上介绍说:根据《碑林文史资料》第四辑记载,此处为唐兴庆宫的楼台遗址,传为玄宗观鱼台。明清时,供奉观音菩萨(俗称老母),人称老母庙。清末民国初,曾为尼姑庵。庵内供奉汉白玉雕像一尊,现收藏于碑林博物馆。民国六年(即1917年),在此创办景龙小学(永宁小学前身),1964年小学迁走。1967年至今为居民区。要说明的是,当年的景龙小学与现在的景龙池小学虽然名字很像,但并不是一回事。

  老母庙是一座土坯建筑,矗立于路边斜坡旁,山墙较高,墙体由青砖包裹(应为后人修缮),房顶为木梁搭建。老母庙仍是木门,门面窄小,门口摆放着两个圆形石墩,石墩上雕刻精美,有动物及祥云图案。院子里搭建很满,仍有人居住,土坯墙身有的已产生裂痕,有的墙砖缺失,露出泥土来,院子看上去很显破败。

  巷子两边曾有很多四合院

  如今,在景龙池来回走一遭,看似普通的街景,却因为巷口矗立的大石碑、路边腾起的石龙,而显示出这条小巷的独特来。尤其是那条后来立的石龙,已然成为景龙池的标志。

  从巷子北口进入,是一小段平缓的坡路,缓坡的西侧正是老母庙的山墙。抬头仰望山墙,感觉要比一般围墙高许多。缓坡走完,路东人行道上立一青石碑,石碑高两米左右,上刻“景龙池”三个大字。附近墙上,是一段关于景龙池名称由来的文字介绍,写着武则天时期此地井水溢出成湖云云。景龙池路不算太宽,没有公交车通行,两边多为一些居民小区。沿街摊点店铺很多,傍晚时分,人群熙熙攘攘。

  曾住在景龙池的王民生老先生告诉记者,这状况几十年来差别并不太大,只是居民更多了,居住条件变好了。王老先生今年79岁,他回忆说,从他小时候懂事起,那时景龙池基本上就一直是以居民区为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住的多是中产阶级,巷子两边的房间院落都是非常讲究的四合院,全部是一家一户,没有大杂院,比附近其它巷子要整齐许多。巷子再往东南能看到原来东郭城的城墙。王老先生说,他听家里的老人讲,在景龙池巷子北口,曾经还有一处照壁,但他已经没有印象了。

  景龙池的南口通向柿园路,现在可以驾车驶过。但你是否能够想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景龙池与柿园路连接一带还是密集的平房区,通道弯曲窄仄,过一辆三轮车都十分困难。

  对于这段历史,今年83岁的张聚丰老人感触很深。张老先生是1972年随所在工厂从南梢门搬到景龙池的,住在巷子南段路西。“刚来时,巷子可比现在窄多了,根本没有大路通到柿园路,行人勉强能从那片房子之间穿过去,那会儿也没什么车,就是有也过不去。当时的柿园路也不像现在这样宽敞,一样是窄道。要坐公共汽车,得走一站路绕到鸡市拐。”张老先生说,他刚住到景龙池的那几年,附近背得很,一到晚上黑洞洞的。路面也不好,是石子路,坑坑洼洼,大家最愁雨天出行了。景龙池再往东就是农田,种麦子种菜。景龙池里居民住宅开始从平房变为楼房,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晚期的事儿。“那会儿老院子都比较大,往往征一户院子,甚至半个院子就够盖一栋居民楼。”张聚丰老人是1979年搬进了厂里的家属楼,算是景龙池里较早的居民楼了,这在周围的平房院子中,可谓相当惹眼。等到了八九十年代,景龙池里楼房越盖越多,住进的人也更多了,巷子里日渐热闹起来。而据几位老住户回忆,景龙池拓宽打通至柿园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事了。

  民间记忆

  景龙池过去还有一个八家巷

  在城市的发展中,伴随着许多新事物的产生,一些城市的老景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若不是78岁的王兰英老人提起,很多人可能都和记者一样不会知道景龙池里原来还有一个八家巷。曾经,八家巷里只住着几户人家。

  王兰英奶奶现在住在景龙池小区。小区位置就在石龙雕像的东侧。王奶奶指着小区中靠南的一栋居民楼说,“原来这个楼的位置就是八家巷。”在王奶奶记忆中,八家巷又窄又短,里面是包括自家在内的几座整齐小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八家巷里进行了拆迁改造,改造完,昔日的巷子没有了,小巷所在之处立起了如今这栋居民楼。

  和原来住在八家巷时的日子相比,王奶奶觉得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说到这儿,王奶奶给记者讲了一件事。那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王奶奶的女儿在纺织城的西北一印上班,那时西安的交通绝然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老百姓日常出行相当不方便,“每个星期一,凌晨5点我们就要起床,赶紧给娃做好饭。5点半左右,她吃完饭出门,她父亲步行把她送到四医大跟前的公交车站坐车。这段路,步行大概得走半个小时,夏天还好,冬天黑洞洞的,天又冷,现在回想起来都苦呀。当时好像是坐5路电车或11路车,那会儿车少得很,一般都得等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再坐一个来小时车到单位。交通不方便,娃平时都住宿舍,一个星期才回来住一回,可不容易啊!”

  解放前家里遭遇过土匪抢劫

  王民生老人曾经在景龙池住了很多年。接受采访时,他给记者讲述了两件解放前家里遭遇的事儿。

  老人说,他至今清楚地记得,两件事都发生在时局动荡的上世纪四十年代,“一次是家里住进来一些当兵的,听大人说好像是国民党打仗溃败下来的散兵。他们背着枪,还带着好多手榴弹,用箱子装着放在我家院子里。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就好奇地盯着看,家人反复叮嘱我不要乱动。当时其他邻居家也住了兵。印象中这些人倒没怎么骚扰居民,住了几天就走了”。

  王民生老人讲的第二件事,是他们家遭遇土匪打劫的事。老人回忆说:“解放前,城郊附近治安差,我二爸是做生意的,有次他刚做生意回来,大概是土匪听说了,误以为二爸回来肯定是带了很多钱的,就跑到我们家来打劫,问我们要钱,把全家人都吓坏了,最后他们抢走了一些衣物和老人的首饰,幸好没有伤害人。”

  景龙池走出的文化名人

  封五昌

  景龙池是唐兴庆宫之滥觞,诚如她的名称一样,此巷的确是地灵人杰,藏龙卧虎。据我了解,这里走出了为数不少的文化名人。

  著名戏剧家、戏曲教育家封至模先生(祖籍长安),即于1893年12月诞生于景龙池。他与同巷的戏剧文艺工作者马公弢先生(1897-1973年),是孩提之交。长大后,共同的兴趣爱好,又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封先生的许多业绩,都有马先生参与(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同道)。比如,1917年,他俩与友人就在景龙池北口的老母庙创办了景龙小学(今永宁小学前身),后又于1924年在柿园坊创办了景龙中学(今大新巷小学前身);1928年6月,共同创办了陕西首家以新观点侧重于戏剧评论的刊物——《小言》两日刊;1929年,共同集资建成“西安饭店”(今西安饭庄前身);1932年6月,他们一同参与创办了西安市第一家正规电影院——阿房宫电影院;1938年,一同参与创办了旨在“振兴民族艺术,传扬华夏之声”的夏声戏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京剧人才。解放后,封先生在西北文化部和省戏曲研究院任职期间,曾向有关方面引荐了大量有才干的人参加工作,其中就有马公弢。

  剧作家、出版家王淡如先生(1899-1974年),上世纪30年代也居住在景龙池。1932年后被《大公报》聘为驻西安特约记者。1936年11月,他与刘尚达、张寒晖、周伯勋、封至模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当时西安仅有的话剧团体——“西安实验剧团”,演出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进步话剧。1949年,王淡如先生创办长安书店,地点在今东大街“西安市文物商店”旧址。在王淡如先生的苦心经营下,该书店出版了以秦腔为主的各种文艺演唱材料,达1000多种,且价格低廉,受到西北各省戏剧工作者和群众的欢迎。同时,王先生也编写和改编了不少秦腔剧本,其中以《二巧离婚》最为著名。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商子雍,于1942年12月25日诞生于景龙池。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景龙池度过的。商子雍先生先后担任市文联副主席、省杂文学会会长等职。其弟子周、子秦也都生于斯长于斯。子周现任一家医院副院长。子秦现任市作协副主席,以诗歌知名。商氏兄弟堪称“一门三杰”。

  景龙池还有一位屈复斋,人称屈老先生。解放前,在位于东新巷的崇道中学任教,现在东关地区许多60岁以上的老人,都曾是他的弟子。

  除过以上这些文化名人,景龙池还曾居住过解放军少将范明(1914-2010)、解放前陕西跳高冠军吴华等知名人士。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布达拉宫——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宫殿式古建筑群连——城鲁土司衙门
  • 西部唯一皇家避暑行——宫玉华宫
  • 泾川王母宫
  • 初冬放慢脚步 去皇家园林兴庆宫泛舟
  • 草原上的白色宫殿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