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白色宫殿

时间:2013-10-26 08:12来源: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哈萨克族毡房

 

  毡房是哈萨克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最为普及、最为常见、造型独特的建筑类型,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毡房是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一种独特的住宅,该县位于酒泉市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地处西北边陲,深居广阔的戈壁沙漠和山脉地带,游牧民族和农耕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民间草原文化。全县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哈萨克族、汉族、回族、撒拉族等11个民族,素有"塞上明珠"的美誉。


  为了保护哈萨克族特色文化,区别哈萨克族毡房与其他民族的不同,显现哈萨克族毡房的独特性,该县县委、县政府在城市建筑上基本上都设计了毡房模型,同时每处旅游景点都建造了不同大小的毡房或毡房模型。


  哈萨克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同大自然的不懈抗争中创造了适合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便于施工安装、携带简便具有草原特色和艺术风格的住宅。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是哈萨克族人民长期生活经验和创造智慧的结晶。


  毡房,哈萨克语之为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毡房技术不单单是一种实用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创作。同时,毡房技术又具较高的美学价值。


  哈萨克毡房有别于蒙古包,这是因为它是曲型的弯拱结构,是由小球体形状的顶部、圆锥体形状的中部和圆柱体形状的主体组成。


  毡房的主要骨架由顶拱、弯头斜撑、格构架及门框等四大部分组成。毡房的毡子要求轻便、简洁、便于携带和装配。毡子的主要作用是防寒防水及防晒避风。同时毡子的颜色决定了毡房的外观。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哈萨克族毡房艺术也在不断丰富着它的创作内涵和表现形式。

 

 

  毡房从青铜器时期就出现

 


  毡房出现在青铜器时期,它是当时的中亚游牧部落的居民创造的。它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美术创作、艺术研究等活动可提供宝贵的创作灵感和艺术素材。毡房技术不单是一种实用技术,而且是一种创作艺术。同时,毡房技术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意识,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毡房艺术和毡房技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步的。哈萨克族毡房艺术也在不断丰富着它的创作内涵和表现形式。今天,发展精湛的哈萨克族毡房艺术、施工工艺和建筑创作思想,对于弘扬和发展哈萨克族毡房历史文化,丰富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宝库,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毡房的种类很多有18种之多。最原始的毡房--乌蓝海,最豪华的毡房--行宫,最为方便的毡房--阿布赉夏,最为简单的毡房--哈拉夏等几种类型。


  哈萨克族的毡房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装点美化毡房的刺绣、编制、雕刻、绘制等技艺,毡房的挂毯、帷帐、布幔等和马鞍具、服饰等在内容上反映了哈萨克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宗教信仰以及生存哲学。走进圆圆的毡房,看到哈萨克妇女呕心沥血的一件一件的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复杂的制作工艺

 


  毡房结构的制作工艺与普通的木工工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是选料。毡房的制作过程中选料比较重要,而且毡房师们对选料很讲究。顶拱用料要求木质硬、耐久、变形少,一般选用桦木、榆树、山楂等树种木料。格构架用料要求木质均匀、有弹性,一般选用柳树等木料。弯头斜撑用料要求树干直,一般选用天山云杉和松木、柳、新疆杨、桦木等树种木料。对于大跨度的毡房,格构架和弯头斜撑用料则选用木质均匀、树干较直的杨木木料。


  二是放样。由于传统的毡房木工没有设计图纸,在实际操作中全凭经验,由此可见,放样工序显得格外重要。毡房木工的放样工序可分为材料放样和操作放样两大部分。


  三是成型。毡房用的木构件,因用途不同、形状各异,必须经过烤热处理才能成型。


  四是上色。毡房的骨架常常染成朱红色。传统颜料由羊的鲜血和脾脏与丹砂拌和均匀后加适量的水继续搅拌而成。这种颜料颜色鲜艳,不易退色。


  最后一道工序是组装。毡房是典型的装配式建筑,组装过程讲究顺序。一般是先组装承重结构,后组装维护结构和抗风绳索。组装时要特别注意毡房的几何中心轴和结构重心轴相重合。几何中心和结构重心相重合的毡房受力均匀、造型美观、庄重稳固。


  哈萨克毡房艺术,涵盖了哈萨克传统建筑及建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生活方式及人文景观的变迁,生产及宗教建筑的延伸,草原城堡城市的兴衰等广泛内容,具有较高的社会研究和参考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毡房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名叫哈汗,男,哈萨克族,1964年9月出生,是阿克塞的着名民间艺人,他的手艺由父母传授给他的,哈汗制作的毡房是哈萨克族手工制作毡房技艺中最精美的。

 

 

  正面临消亡的危险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趣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有所改变。毡房艺术的空间正在变小,尤其在哈萨克族草原,毡房的使用特性正在改变。社会的进步、金属工具的应用又进一步发展了建筑业,人们由此不再满足于毡房居所。由此,广阔的哈萨克草原上出现了毡房以外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哈萨克族的年轻一代对毡房的来源,形状、应用、制作等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渐渐变得陌生,毡房正面临消亡的危险。


  为了保留哈萨克族毡房遗产,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要求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保护这一珍贵的遗产,尽力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了支持和帮助。从2007年开始,阿克塞县划拨专款用于普查、保护、扶持毡房等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阿依特斯 哈萨克族变迁的百科全书
  • 面临消逝的酒泉哈萨克族毡房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