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督军植树图(资料图片)
9、“探险者”的报道被炒得沸沸扬扬
规模为1200个纺锭的兰州织呢总局正式投产。机器由两架发动机来运转,一架24匹马力,一架32匹马力。纺线机三架,每架有360纺锭。
冬天来了,黄河上结了冰,但寒冷的气候挡不住织呢局中热烈转动的机器。产品主要是军呢、军毯、西班牙条纹布,最多时达到日产100丈。
左宗棠高兴地说:甘肃气象更新,兰州织呢局结构宏敞,安设机器20具,其中6具已开织,每天能生产8匹呢布,每匹长50尺阔5尺,织成的呢布分三种,品质还好,比洋呢便宜。虽然看上去略逊于洋呢,但可供着用。厂内共有纺锭1200枚。有时也用驼毛织呢,驼毛很好。在中外技师工匠及本地艺徒努力下,所成的呢料渐见精致。待艺徒习业有成,各机全部开织,约计每年可织呢六七千匹。左宗棠对织呢局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他做出决定:局里雇用的蚕丝织呢等中外师匠及办理局务的华人和洋人,有实在出力、工作卓有成效者,应由营务处刘锦棠、杨昌浚随时汇奏请奖,以激励人们奋进。
一份英国领事商务报告中说:“兰州织呢局,一切困难都已克服,该厂正在开工,每日能生产24匹蓝色粗呢。不久产量定会增多。成本非常便宜。”
织呢局投资巨大,据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北华捷报(英国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周刊)引自京报的报道称,包括织呢、开河、掘井各种机器连同纳税,自德国至上海,自上海经湖北至甘肃的运输保险各种费用,建造厂房及洋匠华工、局务等各类人员的薪俸。总共花去白银30万两。因此左宗棠一心想把这件事做好做大。左宗棠认为西北军事行动已结束,应将民生工业放在首位。赖长就把织呢局的匾额悬挂在大门,把制造局的匾额悬到二门。叫一门两局,分别经营,实际上主营织呢局。
就在这个冬天,左宗棠应召入京,他兴冲冲地把兰州织的呢片带给朝廷中人看。大家都满意。
编和织是人类两项最古老的手工艺。手工纺织到处可见,但织机技术只出现在进步的文化中。
兰州织呢局用织呢机器把地产羊毛织成洋绒一样的呢片,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很了不起的。但当时的中国人似乎还不为以然,而外国人以一种复杂的心情关注此事。英国人对德国人经营此业醋意很浓。
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已升任清政府军机大臣的左宗棠,身在京都,心里还在牵挂远在西北的甘肃织呢局,就像当年他赴任陕甘总督时放心不下马尾船厂一样。他写信给署理陕甘总督杨昌浚说:“织布局现有成效可睹否?十年业屡,至今犹魂梦难忘。”谁也没有想到,同年二月,也就是在织呢局开工不到半年,左宗棠离开甘肃不久,有一个名叫美思尼(Mesny)的洋人来到兰州。此人参观了织呢局后,在香港德臣报发表文章称,左宗棠的美举白白花了钱云云。这一报道在舆论界炒得沸沸扬扬。
10 秋风带来惆怅,织呢局命运坎坷
申报,捷报援引“探险者”的文章,所作的连续报道风传到甘肃,在总督府和织呢局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无论是官员还是织呢局负责人和洋总办、监工都觉得美思尼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在读者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必须从各个方面说明羊毛的具体情况。商量了一阵,就以总监的名义给北华捷报的编者写了一封长信。信是这样写的:北华捷报编者鉴:我们从友人某君处听说,有一位美思尼先生数月前在贵报发表了一篇记载本织呢局的文章,虽然没有看见他的原文,但听说美思尼先生诽语甚多。我们现在想占贵报篇幅说几句话,以便使读者对本局得一正确的印象。众所周知,中国的羊毛当然不如南非和澳大利亚的羊毛,品质也不如德国的羊毛。因此很难希望本局的产品能比得上外洋输入品。
信中对机器及水源问题作了如下解释:4000箱机器的最后一批,于1880年5月运抵此间,本厂遂于9月16日开工。安装工作在五个月内完成,时间不能算长,因为有些机件在路上损坏了,又有些浸了雨着了霜。五个德国技师和一个工头被聘来到此地教导纺织,那位工头后来因合同期满,业已回国。信中详细介绍了机器种类、布局及运转情况后,写道:美思尼先生旅行西北,于2月10日到达兰州;他看见了开工情况,但当时产呢较少,因为临时缺水。后来我们又凿了一口深井,水源问题便解决了;自此(即1881年2月底)以后,本厂每日产呢8匹,每匹长50华尺,宽5华尺。我们的工作获得了左爵相和杨督宪的称赞。此外,我们觉得中国官员们没有什么令人不满之处,他们竭尽全力来协助工作,对我们所提的正常要求经常同意。信的最后一段写的是对美思尼的看法:美思尼先生的文章并非报道正确情况,而显然不过是对本厂中外人士表示不满而已。美思尼先生16岁即离欧来华,以往二十年均在滇黔两省为中国训练军队。我们不知道美思尼先生从何处获得了织呢的知识,竟能在路过此间仅停留12日后,即在贵报对读者写出那样详细的报道?信的落款是:兰州织呢局总监工李德、满德同启。兰州府七月二十五日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