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甘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因此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甘肃是中国西北的核心区域。从中华文明公认的发展进程来看,甘肃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甘肃周边的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上与甘肃关系至为密切,经常处于同一级地方建制辖区之内;敦煌以西之西域也经常由甘肃地方主官来节制。②相对于古代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而言,陇右是关中的屏障,河西又是陇右的屏障。陇西、陇东地区与关中地区关系尤其密切,故常以关陇连称。因而历代中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经营:驻兵屯戍,保障治安,保持河陇的稳定以及丝路的畅通;移民实边,开荒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当地军民生活,并支持西北国防,减轻内地传输之劳;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对周边民族的茶马贸易,密切中外以及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安定局面。正由于此,所以在古代大多数时期内,甘肃的经济包括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都是相当繁荣的。这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持续开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即商品交换必需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三、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问题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甘肃在中西交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丝绸之路自长安、洛阳出发后,西去不论走哪条路,甘肃都是必经之地。经过漫长的岁月、多变的政治形势和不断发展的交通条件,这条线路的物理存在已经荡然无存,但我们仍可结合文献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遗存等还原出它的大致行经之地。
对于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线路的研究,19世纪30~50年代大致是一个时段。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③汇编,可以看到裴文中1948年发表在《边政公论》上的《史前时期之东西交通》和姚玄华1933年发表在《新亚细亚》上的《西北交通之史的研究》等文章集中谈到这一问题。但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文物考古等基础学科的落后,此类研究处于文献考订阶段,尚无实地考察。
19世纪80年代,对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的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齐陈骏④、杨建新⑤、鲜肖威⑥、吴礽驤⑦、鲁人勇⑧等人纷纷撰文。由于他们身为西北本地学者,大都能以实地考察和考古成果为基础,并参引文献互证,所以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提高。1989年出版的《甘肃古代史》更是以新中国建立后考古新发现的资料为基础,对丝绸之路在甘肃的行经路线做过全面的介绍研究。进入90年代,以《丝绸之路》杂志的创办为契机和平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掀起一个高潮,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研究随之也日益深入广泛。2000年出版的《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⑨,更是丝绸之路交通研究的集大成者,惜其征引文献多不录今人研究,而使一些关键观点的采信与学术沿袭无从掌握。另外,冯国瑞、初世宾、李并成等专心于西北史地的专家也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河西等单元区段的具体路线进行了考订。
综合这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形成如下核心观点:(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陕西,西接新疆,是公认的整个丝绸之路的关键性线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二)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严重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甘肃、陕西交界地带受陇山关隘约束,在陇中地区受黄河关津渡口集散,在河西走廊地区受水源地制约,从而使其交通路线在始终变动过程中又体现出相对的固定性。(三)丝绸之路甘肃段还深受当地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在统一时期与割据对峙时期、和平与战争时期,线路走向都有明显的变迁更替,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丝绸贸易之路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线路,而是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是古代中西方陆路文化、经济交流通道的泛称。
同时,本文认为以上诸多研究尚不能完全视为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研究。不言而喻,丝绸之路的交通线路和贸易线路,乃至文化传播路线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以上诸说所探讨的线路,其实只是各个时代的主要交通干线、驿道和贸易商道。这些因素当然也是文化传播的线路和文化遗产附着的核心地区,但却不能因此代表或代替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⑩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作为一种信息反作用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不仅取决于文化的内涵,还取决于它存在和沿续的时间纬度和空间场景;文化的生命力往往在传播中得以体现。但文化的传播不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更是一个选择和接纳的过程。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