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檀·歪思汗麻扎

时间:2014-04-22 08:30来源:新浪 作者:游牧天山 点击: 载入中...

速檀·歪思汗麻扎

 

  在伊犁,有四大著名麻扎,恰好占据了伊犁河谷的四个犄角。速檀·歪思汗麻扎位于东北角,坐落在阿布热勒山北坡下的麻扎村。


  由伊宁市东行约50公里,在伊宁县与尼勒克县的交界处,有一个不大的河谷盆地,四面青山怀抱,博尔博松河从中流过,河畔绿树成荫,风景秀丽,伊犁着名的麻扎--速檀·歪思汗麻扎就坐落于此,伊宁县的麻扎乡麻扎村由此得名。速檀是阿拉伯文的音译,也有写作“苏丹”或“苏里唐”的,其意为“君主”或“统治者”,“麻扎”意为“圣地”或“圣徒墓”.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远远望去,绿树丛中掩映着一座中国传统的亭阁式建筑。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为土砖木结构,其外观呈4层亭阁,1、2、3层为方形,四角垂檐,底层流檐有20根立柱支撑,第4层呈六角形,飞檐饰以鸱吻,散水覆盖琉璃瓦,宝瓶式的顶刹指向碧空。两面窗户为圆形雕棂,窗额用绿色釉砖镶嵌着阿拉伯文的伊斯兰教颂辞。其内部为横木架构,殿中有一拱形的陵墓,墓上覆盖着前来朝拜的穆斯林信徒贡献的绸、缎被面等。据说,麻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876年时,由维吾尔族教友维里内依捐资,聘请内地汉族工匠修建。当时正是沙俄侵占伊犁之时,加之南疆和乌鲁木齐、吐鲁番均为侵略者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所侵占,伊犁与内地交通中断,是怎样请来的内地工匠呢?这是一个谜。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围绕麻扎的树木都将枝条伸向麻扎,显得比较倾斜。在树木的枝条上栓绑着许多的红布条,是前来朝拜的穆斯林群众所为。每年伊犁各县和南疆地区甚至远自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维吾尔族、回族穆斯林群众前来朝拜歪思汗麻扎的络绎不绝,有一些妇女为了求子祈福也前来虔诚地朝拜。据当地穆斯林群众传说,麻扎葬的是一位阿拉伯来的伊斯兰教圣徒,当年一起同行来中国传教的有4人,1人死于北京,1人死后葬在哈密,只有1人回到了阿拉伯。


  据伊犁的学者考证,这座麻扎是著名的察合台后王歪思汗之陵墓。上溯其族谱,歪思汗是成吉思汗的第11代孙。1420年,歪思登上了蒙兀儿斯坦(汉文史籍称别失八里)的汗位。据说,歪思汗同瓦剌人(卫拉特蒙古)屡次作战,打过61次仗,只有1次胜利,本人还被俘虏过3次,于是率部重返其先祖曾活动过的伊犁河流域,改国号为“亦力把里”,他的活动中心就在今伊宁市附近。史料记载,歪思称汗后,一方面积极推崇和传播伊斯兰教,扩大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另一方面又与明朝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称臣纳贡。明朝政府派使臣赐给歪思汗弓刀、甲胄、文绮等物。大约在明宣德三年(1428年),《明史·别失八里传》云:“歪思卒,子也先不花嗣。”《拉失德史》是这样记叙的:“当时歪思汗在伊塞克湖的巴克布兰,……两军隔河对阵,到交锋时,歪思汗身先士卒向前冲去,想跃马过河,但是马陷入河岸的泥沼,只留了一个头在外面……当歪思汗落马的时候,札喜儿(歪思汗随身侍卫)正好赶到,他误把这位汗当作敌人,一箭射中汗的腰部,汗中箭后翻身一滚,仰卧在地上。这时,札喜儿认出汗来,就赶过去扑到他的身上。沙兔克汗听说这个情况,便赶到这个地点来,把歪思汗的头抱在自己的胸膛上,但歪思汗已经气绝身亡了。”史书没有记载歪思汗死后埋葬的地点。


  麻扎园区占地约百亩,原有一些穆斯林的坟墓,在1992年重新维修时迁走。麻扎主建筑以北,还有一个土台,上有一拱形的墓葬,建筑物已不存,仅遗有四个木桩的痕迹,据说是歪思汗的母亲之墓。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伊犁:身边的历史与记忆
  • 清代伊犁的铸币局:宝伊局
  • 塞人、祆教与伊犁出土文物
  • 昭苏草原天马
  • 伊犁石印章收藏
  • 珍藏在沙木沙克小刀里的生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